WordPress WooCommerce Themes
Agency Brand

WILSON BENESCH
GMT ONE 唱盤

HK$3,200,000.00

如對此商品有興趣,歡迎Whatsapps查詢產品詳情

Product Inquiry
Welcome to inquire if you have any product questions.

GMT ONE

頭殼上的羅馬頭盔是怎麼回事它是基於科學原理,還是在向50年代的角鬥士電影致敬?這根唱臂後面的「企業號」星艦是不是在執行一項為期五年的探索新音樂世界的任務?它注定要永遠繞著「地獄結冰」和「基斯不去」兩顆行星運行,還是會勇敢地前往音響發燒友從未涉足過的領域?

為什麼轉盤下面會有輪盤?籌碼和骰子是Wilson Benesch提供的嗎?還是說這些是需要額外付費的昂貴配件?華納兄弟是在搞「蒸氣龐克」風格嗎?又或者,在研發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之後,這家公司只是在走巴洛克風格?

啊,不過我跟 Wilson Benesch 開玩笑,就像我之前跟 Continuum 和 OMA 開玩笑一樣,說他們產品很嚴肅(前者看起來像新澤西一家鍍鉻外牆的餐廳,後者看起來像古根漢美術館頂上放了個建築起重機)。一家製造商覺得產品挺有意思,另一家則不然。

Wilson Benesch 的 GMT ® One 轉盤和 Graviton ®唱臂(WB 稱之為臂桿,所以我們將使用它)看起來是奇特、古老和時尚的結合;然而該公司聲稱只有應用科學才能驅動它的外觀,為了證明這一點,他們向我提供了一本電話簿大小的白皮書(年輕的讀者見過電話簿嗎?)。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早在2019年慕尼黑高階音響展上, GMT ® One的原型零件就已靜態展出,其中包含一個版本的Graviton ®臂桿。在2022年的展會上,WB展示了GMT ® One的量產型號,但並未播放。換句話說,他們帶了一台到慕尼黑,設定好了,但就是不播放。這讓不少評論家開玩笑說,他們認為Wilson Benesch永遠不會在慕尼黑展會上用GMT ® One播放唱片。之所以說是“開玩笑”,是因為經驗豐富的評論家對Wilson Benesch悠久的唱機製造歷史非常熟悉。

該公司成立於1989年,旨在生產黑膠唱片機,當時黑膠唱片市場正被認為即將衰落。為了在當時黑膠唱片市場動蕩的時期爭取到英國政府對黑膠唱片機計畫的資助(並證明其合理性),Wilson Benesch的撥款申請中包含了這樣的理由:「黑膠唱片的收藏價值和全球巨大的數量是黑膠唱片經久不衰的關鍵因素。黑膠唱片將繼續因其自然溫暖、自然的音色和其他方式吸引這些風格的人。這正是我在1989年和今天的想法。政府收購了黑膠唱片,WB就此誕生。

1991年,該公司推出了ACT One——首款商用一體成型碳纖維唱臂。如今,發燒友圈中所有見到和使用的碳纖維都源自於W-B的開創性努力——就像Krell和藍光LED一樣。

在一場出席人數眾多的2023年高端音響展新聞發布會上,Wilson Benesch 介紹了最終的GMT ® One 系統,並進行了詳盡、細緻、令人嘆為觀止的音視頻演示,詳細解釋了系統的設計和執行。之後,系統終於使用一對大型 Wilson Benesch 落地式揚聲器播放了唱片——這套揚聲器配備了四個商務級單元,在我看來,它們就像需要運動員助威一樣。可惜的是,正如評論家們經常委婉地指出的那樣,演示中的聲音「略顯不足」。熟悉的唱片聽起來“不對勁”,令人失望。

儘管如此,當 W-B 的 Craig Milnes 為The Absolute Sound提供全球獨家的 GMT ® One System 評論時,誰會拒絕呢?

去年秋天,Wilson Benesch 的設計與工程總監 Craig 和他的兒子、國際銷售總監 Luke 從英國開著SUV趕來,考慮到這套系統的複雜性,他們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就在我的試聽室裡組裝好了,準備播放。它獨特的外觀引起了轟動,但它只有 29 英寸寬和 19 英寸深,遠非我見過的最大的唱機——尺寸並不重要——而且與其他一些唱機不同,它可以輕鬆地融入大多數系統和家庭。

Wilson Benesch GMT One 2

GMT® One 系統

該系統的基礎是 2015 年推出的 R1 行李架,它採用專為 GMT ® One System 打造的超堅固、高品質、分層設計,每層由具有不同能量傳遞特性的「節點」連接,並使用「能量管理性能可忽略不計」的非晶態材料製造。 WB 表示,這是第一款採用高壓縮碳纖維、可承載一噸重量的橫樑的行李架,碳用量不到 130 克(不到 5 盎司)。

其強度“在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經過嚴格測試”,表明貨架頂層可承受近2噸的負載。 WB聲稱,R1貨架在地面(在我這裡是地毯下的混凝土板地板)和GMT® One系統之間建立了最短、最直接的結構連接巧合的是,參與研發該貨架系統材料的另一個政府計畫名為SSUCHY。

機架的頂層裝有 EVA 夾層玻璃頂部、獨特的 Omega Drive 系統(具有世界上直徑最大、三相同步、高精度、零齒槽電機和軸承系統)和 Graviton ®臂桿——包含多個第一:第一個由鈦/碳纖維-石墨烯增強阻尼混合物製成的臂桿;第一個利用人工智能設計技術的手臂設計技術的手臂;SRA VTA/TA/SRA VTA/TA/SRA設計技術的手臂設計技術;系統,由於獨特的壓電設備和基於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微處理器控制的控制系統,其可調精度比任何唱臂都要高;第一個手臂的後部看起來像星際迷航企業號——但稍後會詳細介紹

所有浮標均隔離在頂部底座內,並置於Thorlabs(美國新澤西州)光學隔離系統上,該系統通常用於電子顯微鏡,但專為此應用而設計和改裝。它使用電腦控制的氣動執行器來隔離和自動調平支撐平台(在本例中是轉盤)。該系統與更“基礎”的主動氣動隔離支架(例如我曾經擁有的“寂靜之聲”振動飛機)僅有表面上的聯繫。保持振動飛機水平需要仔細地將質量塊置於中心位置和/或頻繁地微調調平控制器。這是一個「無需調整」的系統。

然而,由於GMT ® One龐大笨重的馬達/轉盤組件偏離平台中心,其重心與Thorlabs的典型應用大相徑庭,為了容納電腦控制的氣動執行器,WB必須設計一套補償重量和重心分配系統。最終,它擁有100%可靠的自動調平平台,完全在背景運行。除非您或您的朋友,因為音樂品質太高而雙腿無力,倚靠在玻璃檯面上,否則您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也不會聽到大型無油泵(可能在另一個房間)的聲音。否則,即使如此,泵也很少啟動。

下面的架子上放著 Alpha Drive 的電源/控制器,這對於馬達的正常運作至關重要。 WB 在白皮書中描述了一系列失敗的項目,包括一個基於磁耦合盤片的項目(2008 年),一個嘗試磁力齒輪電機的項目(2012 年),以及最終在 2019 年成立的 GMT ®聯盟,該聯盟在 32.6 萬英鎊的資助下,打造了獨特的、扭矩最優的 Omega Drive 電機和必要的功率。

一支「世界級團隊」由三位大學教授組成,他們分別是電磁結構工程、動態電磁學、線圈繞製以及金屬和聚合物精密加工的專家。他們創造了一種無槽、同步、“週邊徑向力設計”,據稱可以消除噪音和振動,從而實現平穩、精確的轉盤旋轉和速度穩定性,測得的超低 RMS 扭矩紋波僅為 0.001342 (Nm)。這款馬達重 31 磅,與其他唱機驅動器截然不同。

Alpha Drive 電源配備三個「純淨的超線性放大器,可產生三個正弦 24 伏特 RMS、低電流、120 度相移石英參考驅動訊號」(概念上並無不妥)。電源與馬達同時開發,並與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 Wilson Benesch、前述三位教授以及 Broomfields、CAAS Audio 的 Carl 博士和 Neil 博士共同合作開發。 CAAS Audio 的高性能放大器產品系列並未進口到美國。白皮書將這兩位博士描述為「電子和軟體領域的專業畢業生」。他們還開發了遠端手機應用程式。 Omega Drive 馬達/Alpha Drive 電源系統正在申請專利。

從外觀上看,該馬達明顯採用獨特設計,其特點是數量異常多(21 個)的大型定子線圈(由 WB 使用專門設計的線圈繞線機繞製)排列在轉盤周圍並安裝在高精度超剛性結構上,從而形成一個直徑達 456 毫米的異常大的轉子。轉子尺寸和釹鐵硼磁體的位置需要有限元素建模和大量的研發工作,結果是,一旦系統實現同步,馬達就不需要反饋或複雜的速度補償。根據提供的影像,線圈系統周圍的磁通分佈非常均勻。馬達/軸承系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組件,由許多零件組成,除磁鐵和為 WB 本地製造的燒結碳化鎢軸承軸外,所有零件均由 Wilson Benesch 內部製造。

由奧氏體鋼製成的高品質金屬圓柱體均勻分佈在轉盤周圍,盡可能遠離旋轉中心,從而增加轉動慣量,從而降低轉盤質量。這使得扭矩和品質之間的平衡更容易實現,而 Wilson Benesch 認為,這對於設計高效的直驅轉盤系統至關重要。

你會注意到透明的壓克力轉盤。它是這套六位數組裝中最簡單、成本最低的組件之一。 WB 認為壓克力比各種金屬、Delrin 或其他材料更勝一籌,他聲稱,唱針/凹槽接口產生的穿過黑膠唱片的能量會「撞擊」到聲阻抗不同的材料,但會不經反射地進入聲阻抗相同的材料,之後逐漸消散。 WB 在用各種材料製造了易於更換的頂部轉盤後得出結論,這就是壓克力的優勢。

成本或外觀並非重點。 WB 表示,經過精心設計的轉盤品質並非特別高,但對於避免音頻帶內不必要的共振以及確保最佳的系統阻尼至關重要。錐形軸承軸/轉盤接口被稱為莫氏錐度。所以,它不是輪盤。它只是看起來像輪盤,或者說是紅色的,像一頂 Devo 帽子。

最後,還有48磅重的FrACTal金屬底盤,其兩部分翻蓋設計包含多個口袋,內含18種不同的阻尼材料,以及玻璃頂板,旨在消除空氣振動對金屬的激勵。 WB聲稱,馬達運作非常安靜,無需能量控制,而氣動懸吊系統則可阻擋結構傳遞的能量。

如果大自然長出了唱臂,它可能看起來像 Graviton®

這是威爾遜·貝內施(Wilson Benesch)的說法,並附上了一張複雜的格狀骨鳥翼照片作為佐證。大自然相信了這一說法,最終採用了有效長度304.8毫米的單樞軸設計,並採用了一個安全定位的三重一毫米滾珠軸承接口,尖端就位於其中。其中兩個採用超低摩擦鋯材質(其中一個採用其他材質,可以有效消除共振)。

一體成型模壓錐形碳纖維管採用四螺旋結構,並由石墨烯環氧樹脂基質和 Rohacell 內部夾層部分進一步加固,構成了手臂的基本結構,讓人想起了原始的 ACT。雖然它使用與原始相同的模具,但該設計經過數十年的開發,與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合作,採用了 1981 年無法獲得的測量、材料和製造技術。

練習的目的是創造一個可測量地實現特定剛度和阻尼並可靠有效地傳遞能量的臂杖。

採用鈦金屬的選擇性雷射燒結 (SLS) 技術,製造出金屬結構的基本部件以及配重塊,碳纖維管透過黏彈性黏合的方式與配重塊連接,並由配重塊進一步支撐。手臂的拱形部分採用「鑲嵌式」「透明」結構,由重複的六邊形格子構成,在增加剛度和阻尼的同時,減輕了重量,並有助於保持所需的低重心,從而實現所有平面的單點穩定性。

其基本理念是避免產生振動反射的陡峭介面(白皮書中用「避開陡峭的懸崖」來描述)。這也是機械手臂看起來像機械「流動」的原因之一,也是碳纖維/鈦合金界面如此之長、表面積如此之大的原因。雖然鈦合金「支架」的兩半是用螺栓連接在一起的,但介面上沒有螺栓或夾具。

機械手臂的設計理念和執行涉及的內容遠不止這些,但由於篇幅所限,無法一一詳述。這裡再補充幾點:各種材料和結構概念的共振行為共同促成了最終機械臂的設計,除了實心部分外,還包含空心或鑲嵌部分,甚至還有一些類似“企業號”機翼結構末端的空心艙,其內部的粉末故意未進行燒結。當然,艙體不同尋常的複雜「扭曲」形狀也並非偶然。所有這些設計選擇都是基於白皮書電話簿中所顯示的實測性能,而非最終設計那樣的奇思妙想。

Wilson Benesch 改裝了 Ecogrip 高精度液壓加工卡盤,用作臂架/VTA 調節軸,將其直接定位在單樞軸軸承下方。臂軸可以像機床一樣牢固地夾緊到位,也可以自由移動,不會產生聲波或機械損傷,因此可以透過線性壓電致動器以 1 奈米的可重複精度遠端控制其升降。臂導線出口位於軸承正上方附近,末端為 LIMO 或 LIMO 型微型多針連接器,該連接器插入位於臂正上方平台內的插座中,該平台用螺栓固定在上層機架的後部。這種佈置使導線極短,並儘量避免由導線弧形結構引起的方位角和防滑不規則性。

Tessellate MC 唱頭

隨附的「Tessellate」唱頭擁有複雜的曲率、鑲嵌式SLS鈦金屬主體和頂板,並使用與藍寶石懸臂粘合的微脊唱針(WB提供硼、藍寶石或鑽石材質選擇),懸臂中部是單向碳纖維阻尼環。另一端是純鐵方形線圈。輸出為0.35mV,建議循跡力為1.6-1.9g(最佳1.8g)。其他規格我就不多說了,只想說WB聲稱這款唱頭主體擁有所有唱頭中最高的比剛度。美觀的鏡面金色飾面是氮化鈦氣相沉積而成。

當你為這款臂桿訂購 Tessellate 彈匣時,它會預先安裝在頭殼上(利用 Wilson Benesch 稱之為“Fin”的“羅馬頭盔”),並“完美對齊”(儘管白皮書中沒有提到具體對齊方式,這讓我很失望),並用一層薄薄的粘彈性體粘合劑固定在頭殼上。頭盔是為了測量目的而存在的,並非為了致敬角鬥士電影,不過每次看到它,我都會想起柯克·道格拉斯或羅素·克勞。

GMT®控制應用程式

這款基於安卓系統的應用程式透過區域網路連接 Wi-Fi 進行控制,使用隨附的小型路由器。它無需連接到家庭網路。 WB 提供了一部三星手機,手機上安裝了 GMT®控制應用程序,為了便於本次評測,還安裝了 CH Precision 的 P10 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序本身提供了豐富的設置選項。

透過 GMT ®控制應用程序,您可以坐著(或站著)啟動轉盤,控制機械手臂上下移動,並調整螢幕上顯示的 VTA/SRA(以微米為單位)。應用程式會在轉盤開始旋轉時監控速度,直到達到正確速度後才會允許您降低機械手臂,這大約需要十秒鐘。您也可以使用它來微調速度。

你永遠不會錯過這個遙控功能,除非你擁有它,否則你不會再錯過。你可以坐下來,舒服地唱針放到唱片上(或者在電話鈴響的時候舉起來),這些便捷的功能你很快就會習慣——更不用說VTA/SRA的即時調節功能,讓你一邊看著唱片一邊聽。

只要您坐著,GMT® One唱機的零售價就為 302,000 美元,不含搖臂、唱頭和唱盤架。它包含 Omega 和 Alpha Drive 系統、LeVeL 隔離系統、Stage One 變壓器、壓電式 VTA 和智慧型遙控器。

評測系統的標準配置售價為 371,900 美元。它由 GMT ®轉盤、Graviton ® Ti 臂桿、Tessellate Ti-S 藍寶石墨盒和 R1 機架組成。另有兩種懸臂版本可供選擇:Diamond Ti-D 和 Boron Ti-B。所有版本均採用鈦金屬機身。訂購兩支臂桿的使用者可獲贈一個墨盒:訂購 Diamond,獲贈藍寶石墨盒;訂購藍寶石,獲贈 Boron 墨盒。這確保了客戶在參考墨盒需要更換時始終擁有 WB 墨盒。

我聽到的

我在慕尼黑聽到的聲音讓我非常擔心,所以我想盡量減少變數,所以我要求加裝一個繞過升壓變壓器的後置平台,以及一個用於安裝已知唱頭的臂桿。我希望盡量減少變數,以防音質不理想。

系統安裝好 Tessellate 唱頭並播放第一張唱片後,很明顯唱機本身沒有問題。唱頭本身也沒有問題。沒有任何問題,使用唱機既輕鬆又愉快。儘管是單樞軸唱機,「唱臂晃動」現象卻為零。

Wilson Benesch 將 GMT ® One 設計為一個系統,儘管他們願意滿足我作為審閱者的需求,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都是不必要的。

呈現效果極其廣闊,立體感十足,音色自然,結像紮實,從一開始就毫不費力——比我之前播放唱片時的任何體驗都要好得多(這一點我可不是隨便亂寫的)——當我移除變壓器接口,將 Tessellate 唱頭直接插入 CH Precision P10 時,它變得更加通透。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結像的可觸性和起音的細膩程度都超乎尋常。低頻細節的還原和微動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儘管即使加上變壓器,它們的表現也已經非常出色了。很高興我申請了旁路!

雖然我嘗試過其他一些熟悉的唱頭(Ortofon Diamond、Lyra Atlas Lambda SL),它們也提供了預期的音質,並且透過轉盤/唱臂組合進一步明確了各自的特色,但我很快意識到,這款轉盤的買家很可能會先購買這套系統,之後或許還會再加裝一個帶有第二個立體聲或單臂聲道唱頭的唱頭聲。這套系統是為唱片機設計的,而不是為轉盤愛好者設計的(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也可以這樣做)。

要使用另一個唱頭,只需更換唱臂即可。第二個唱頭安裝完畢後即可播放。雖然更換唱臂成本不菲,但考慮到你已經買了一台價格不菲的唱機,這真的值得擔心嗎?

金髮姑娘

在疫情期間,我同時評測了Jacob Heilbrunn擁有的巨型Air Force Zero和OMA K3,我最終購買了它的原型機。這兩款唱機性能卓越,但音色卻截然不同。直驅式OMA快速、緊湊、靈敏、專注,節奏感十足,但音色略顯單薄,可說是單薄。皮帶驅動的Air Force Zero則相反:它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起音,質感奢華,延音悠長而有力。它把“音色”旋鈕調高了不止幾個檔次,甚至超出了我認為的中性水平。

一個聽起來“快”,彷彿迫不及待地想趕赴下一場演出;另一個則大膽地堅持放慢節奏,規模宏大,近乎對抗,如同“房間裡的大象”般難以忽視。你可以說一個是搖滾的理想之選,另一個是古典的理想之選,兩者都適合爵士樂,僅憑這種描述,我無需區分哪個更適合,儘管我在這兩個平台上都聽過精彩的搖滾和古典表演。

我想要一個「分析型」唱頭,能夠收緊並吸收 Zero 的一些浮華和誇張,近乎遲鈍;我還想要一個更飽滿的唱頭來彌補 OMA K3 的干澀。原版 Lyra Atlas 不太適合 K3,但 Lambda 很合適。我把那根像桁架一樣、精準但略顯單薄的 Schröder 唱臂換成了低音更強勁的 SAT CF1-12,它更符合我的音質和音樂品味。換句話說,我買了一個性能優秀的唱臂,我覺得可以根據自己的音質偏好和系統需求進行定制,而我的確這麼做了。

GMT ® One System兼具這兩款唱機的精髓:它規模宏大,能夠產生華麗的、甚至可以說是感性的樂器質感和豐富的諧波。它像 Zero 一樣持久,但又兼具 K3 的靈敏計時和敏捷性。它的瞬態表現毫不費力,毫無瑕疵,其微動態表現力和對細微細微動作的刻畫能力近乎瘋狂。它的結像和聲場一致性、紮實度和三維層次感毫無疑問令人驚艷,並呈現出了我在 Wilson Audio Specialties XVX Chronosonic 揚聲器中聽到過的最佳空間感,但要完整地描述它,真的需要一些我至今還沒想出來的新詞。

在錄製優質曲目時,GMT®音箱在舞台上營造出一種「伸手可及」的沉穩氛圍,如同在揚聲器前方營造出一種「觸手可及」的震撼感,隨後在後方和兩側疊加次要樂器和伴奏——一切都呈現在三維空間中。在海廷克指揮下,英國愛樂樂團演奏的 D2D 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從未如此直接、真實,弦樂和瓦格納圓號也從未如此令人信服。

GMT ® One 音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點是它能夠同時呈現出強勁有力和柔和柔順的聲音。我從未體驗過如此程度的音質變化,至少在不更換唱頭的情況下從未體驗過。

大衛鮑伊的《Hunky Dory》(EMI100 百年紀念版)以鋼琴為主,弦樂交織,但也有一些激烈的曲目,包括打擊樂強勁的《Andy Warhol》、棱角分明的電吉他《Queen Bitch》以及細膩、混響豐富的原聲掃弦《The Bewlay Brothers》。這張唱片我播放了 50 多年(各種版本)。 GMT ® One 演繹了這張唱片中最豐富、最柔和的弦樂質感和色彩,並將它們置於獨特的三維空間中,這是我從未聽過的,同時鋼琴(有時是兩架鋼琴)的演奏比我以前聽過的更生動、打擊樂更準確。每個音符的起音、延音和衰減都很容易理解。每首曲目都呈現新的細節。

在《安迪沃荷》中,米克朗森演奏了強勁、憤怒且略帶刺耳的原聲吉他彈奏,以及尖銳的打擊樂,聽起來就像他用皮帶敲擊大理石板。考慮到之前柔和的弦樂,我以為這些打擊樂聽起來會比較柔和,但結果卻比我以往聽到的都要強勁有力,而且節奏感更強。我第一次聽到了每一段打擊樂的獨特之處,並能在其獨特的空間中展現出來。幸好,我的預測沒有錯。

這樣過渡怎麼樣?拜倫·賈尼斯去世那天,我選擇用水星“Living Presence”35mm錄音機錄製普羅科菲耶夫第三鋼琴協奏曲/拉赫曼尼諾夫第一協奏曲來紀念他,由康德拉辛指揮,莫斯科愛樂樂團(SR90300)。音樂廳出現,然後爵士樂般的演奏開始了,各方面都令人眼花繚亂,尤其是鋼琴的透明度,鋼琴家細膩、層疊的音符觸感,以及兩者在三維空間中的穩定性。即使在複雜的段落中也完全沒有擁擠感,這使得GMT® One與我聽過的其他任何產品都截然不同儘管價格低廉的Supatrac搖臂也有類似的效果)。木管樂器、銅管樂器、鋼琴和法國號的組合聽起來既不擁擠,也不生硬,也不生硬。這張唱片裡的鋼琴聲從未如此令人信服,管弦樂團也是如此——一切都顯得透明,在黑色背景下彷彿幽靈般。現在 Discogs 上有一些全新拷貝,售價約 30 美元。時代變了。

通常,為了獲得最佳效果,燈光需要關閉,並且你必須處於正確的頭腦狀態。但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在重溫普羅科菲耶夫的唱片,以確保我沒有出現幻覺。午後燈光明亮,我感覺唱片彷彿消失了,大廳和管弦樂團就在我面前。好吧,這不是全景聲,所以沒有環繞聲,但這感覺怪誕——比任何數字領域在這裡產生的效果都更令人信服,而且對於水星來說,這令人震驚的死寂。更好的是,我知道演出結束時我可以播放《倫敦呼喚》,它會營造出一種你和比爾·普萊斯以及衝撞樂隊在錄音室的體驗,或者我和邁爾斯在黑鷹樂隊的體驗。這就是那種「是的,我以前說過這些,但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刻。我無法形容這套系統的音色或它的整體音色個性。它似乎沒有。

詭辯

我有幾個:Wilson Benesch 不辭辛勞,花費巨資在唱機背面用螺栓固定了一個平台,這個平台懸掛在唱臂上方,唱臂的電線/插頭的出口正上方,正如評論中描述的那樣。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問題是電線太長了,所以裡面有個扭結,會影響方位角和防滑。因此,你必須擺弄它,即使你認為它是完美的,它也可能不是,不過,一旦我調整它,使降低手臂時不會把它拉進凹槽裡,我就沒聽到任何問題。然而,對於如此精密的機器來說,這是最不精確的配置。解決辦法看起來很簡單,所以我不知道為什麼 WB 沒有想到它。它所要做的就是將機器插槽插入有機玻璃中,螺栓將平台固定在底盤上。這樣,可以升高或降低平台以消除扭結,雖然 VTA/SRA 調整可能會影響這一點,但扭結是一個問題。也許電線不那麼硬?

另一個問題是,由於為了保持穩定性,唱臂的重心被設計得遠低於樞軸,因此抬高或降低唱臂後部肯定會改變循跡力。最後一個問題是,當你抬高或降低唱臂後部來調整VTA/SRA時,如果唱頭殼有偏移,你肯定也會影響方位角!所以,如果你坐下來聆聽,然後在座位上調整VTA/SRA,並「調整」到你喜歡的位置,你很可能會聽到循跡力和方位角的變化以及VTA/SRA的變化。這是無法避免的。

結論

儘管 GMT ® One 的設計看似奇特,甚至有點「蒸氣龐克」風格,但 Wilson Benesch 聲稱,並且其提供的證據也表明,它的外觀設計是經過科學考慮的。最終的證明在於試聽——我已經使用了四個多月——基於這一點,我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套系統,加上 Tessellate 唱頭和唱機的組合,產生了我聽過的所有音樂類型黑膠唱片中最好的音質。

如果您問我聲音偏向哪個方向,冷還是暖,平滑還是刻畫,黑暗還是明亮,無論您選擇什麼描述詞,我都無法回答,這很有趣,因為沒過多久我就听出了我在這裡用過的另外兩個六位數轉盤的傾向 – 而且我無意貶低 CH Precision P10 的貢獻。

好消息是,Wilson Benesch 計劃根據此設計推出一系列成本較低的轉盤。

我的空調維修工——二十多歲——來到我的試聽室,讓我在他的iPad上簽收。他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所以我主動提出要為他播放他喜歡的曲目。他選的是Led Zeppelin,於是我為他播放了Robert Ludwig著名的Led Zep II唱片,不過是用Rega Naia錄音機透過Ypsilon VPS100唱放前級播放的。放完之後,他完全被迷住了,而且完全沒有受到任何震撼。這台錄音機和唱放前級擴大機都很棒,價值超過7萬美元。

「我用這台機器為你彈奏一下,」我說,然後就用GMT® One彈奏了起來開始不久,還沒等聲音大到我聽不見,他就脫口而出:「這真是太棒了!簡直不敢相信!」而且價格是它應有價格的20倍,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們還沒玩夠,還在挖掘那些好東西。

最新消息:就在我完成這篇評測的當天,ThorLabs 的空氣懸吊系統在 Alpha Drive 單元內部某處出現了漏氣。我聽到嘶嘶聲,而且四個月來從未聽過的泵浦開始運轉。目前的解決辦法是關掉它,讓唱機不懸掛運行,但說實話,在我家的水泥地面上,我根本聽不出什麼區別。 (我得感謝 AudioQuest 提供了一條 15 英尺長的 Thunder AC 連接線,用來連接唱機和 CH P10。)

規格和價格

GMT ®單轉盤
Omega 驅動系統:同步 15 吋直徑、21 個無芯無槽、三相零齒槽效應、零扭矩漣波、已申請直接驅動馬達專利。 Alpha
Drive 電腦控製石英參考高精度正弦波。 3 個超線性 A 類放大器。電腦控制的遠端控制系統。用於 LeVeL 隔離系統的電腦控制氣動自調平控制。速度範圍:33.3、45 和 78pm,可透過專用智慧型裝置 WB Control APP 以 0.1 為增量完全可調。抖晃:不可測量 LeVeL隔離
系統  根據任何環境的特定要求完全配置。無需調整。完全自主。 R1機架為所有 Alpha Drive 和 Omega Drive 系統提供最佳位置。能夠完全隱藏所有能源系統。智慧型裝置上的 WB Control App:提供圖形使用者介面 (GUI),可全面遠端控制系統的所有關鍵功能,包括 VTA(精度為 1nM)的啟動/停止、速度和升降。裝置隨附路由器,預先設定 Wi-Fi 連接,可連接至預先安裝 WB Control App 的智慧型裝置。無需連接網路。壓縮機:醫療級靜音運轉系統,為 LeVeL 氣動隔離系統提供能量。系統重量: 369.5 公斤/523 磅。

Brand

WILSON BENESCH - UK

Music is an art form. From the audible to the silent; from a simple single instrument to a full orchestra, music has the power to transform, excite, and stir us emotionally like no other art form. Music is a universal language; it transcends age, race, culture, and class. Since the dawn of humanity, music has been at the heart of our culture and spans our evolution. It connects us to our ancestors, describes our development, documents our progress, and perhaps most faithfully reflects the changing human condition over time. In every sense, it is a collaborative document of humanity, transformable, sampled, improvised, and referenced through the ages. Our mission is to make this art form accessible to everyone; to reveal every detail, nuance, and timbre of the recording artist through the world's finest reference audio products. Through an iterative design process, underpinned by an ambitious R&D program, Wilson Benesch brings you closer to the artist than ever bef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