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1989年哥哥與張曼玉和鍾楚紅的音樂特輯《日遠落巴黎》嗎?Argento FMR就是英俊的張國榮遇上當年流金歲月的曼玉與紅姑,又或者是,賈寶玉遇上林黛玉與薛寶釵,談過兩場蝕骨的戀愛,一頓鮮、一頓純,耳朵大快朵頤!
最後觸動我的,是當我換上一對Focal Scala Utopia EVO作為我今次的參考揚聲器。Argento Audio Flow Master Reference – FMR電源線讓聲音密度超高的Utopia發揮出一層又一層、一浸又一浸的層次,高至低頻的全頻平衡均勻豐盛,中低頻沒有濃得化不開,沒有「谷肌」式的能量,高音通透有光澤,明亮清美,不扁不薄,點點滴滴的細節中有著絲質的細滑流暢感,亦能讓樂器重現強烈的質感。
聽著日版《John Williams In Vienna》 CD(有MQA-CD,亦有HQ CD層),Mutter的小提琴奏起,毛管胧*了(令我感覺強烈的系統不少,畢竟我們有不少機曾試Hi End系統,但整個組合令我毛管胧的,少之又少!),要知道網絡世代令你分神的事情數不勝數,FMR卻讓我全情投入在音樂的故事中,甚至把電影畫面忘掉,只聽音樂,Jurassic Park 的主題曲也可以成為另一個故事,音樂一起一伏、一揚一挫、強與弱、溫柔與肉緊、激品與細膩牢牢抓住了我的情緒。沒有FMR,Accuphase C3900與P7300,未必是我會選擇驅動Focal的前、後級!*註:2016年哈佛大學學生Matthew Sachs讓20位參與者聽音樂,其中10人起雞皮疙瘩反應,從腦掃描圖中發現毛管朧的10人腦部處理情緒區域和聽覺皮層之間的聯繫更緊密,溝通比其他人好。
Argento Audio是一個源自丹麥的品牌,由三位樂迷於上世紀90年代創立,初時只在丹麥國內銷售,2000年後才打進國際市場。高燒友對這個品牌不會陌生,純銀導體已經成為Argento的代名詞。純銀除了物料比較矜貴,音色上還可以是五光十色,不同人對銀線聲音表現有不同的評價與喜好。
聲音銀光閃閃,這是純銀導體常有的特質,FMR也不例外,不過銀光也有不同的個性,有炫耀的、有晶瑩的、有清甜的、有輕薄的,而我認為FMR的銀光屬於低調奢華,光澤中,有強烈的質感與連貫流暢的實力。當它遇上鎖石振膜高音單元,FMR的高音動感來得鮮明,聲音輪廓清晰有銳利感,速度清爽明快,輕帶晶瑩亮澤,弱音細節表達能力高,在午飯後冒昏欲睡的狀態,FMR的動感、高音如絲般細滑的高音表現力,再加上Anne-Sophie Mutter如歌如詩般的小提琴演奏,令我立即投入她的演出中!
Argento FMR的線身柔軟但拿上手卻沉重,如接發燒拖板便要注意電線的扭曲角度。較少見的設計,是無法在兩端插頭找到一顆螺絲,整個鋁殼套實了導體,可以省掉升級線頭的心思,整個設計,貫徹始終。
廠方沒有關於FMR電源線的詳細設計資料,不過整個系列的導體均選用大量長度相同的幼身純 銀導體,純銀導體均經過成本高的退火處理,導體用量比Flow系列多用三倍。導體經過冷凍處理後,再經過兩次表面打磨,令訊號流過時更加流暢。Argento專利VDM (Vibration Damping Material)技術,不用空氣、塑料或棉等物料作電介體,廠方強調VDM可避免傳電時的波形失真。還有一項細心的設計,是導體與插頭是以高壓進行銀與銀的熔接,避免焊接降低導電能力。
不少發燒友喜歡選擇中、低頻特別勁抽,或偏向勁抽的發燒電源線接後級,因為能量特別強勁,中、低頻特別飽滿的聲音帶來了聽覺的滿足感。FMR電源線則沒有濃重強勁的中低頻,而是多層次、立體感強烈的高至低頻。配搭802D3(Soulution 325+311前、後級驅動),聲音有分明伶俐、高速鮮美的線條感,音樂肌展現出漂亮而不誇張的人魚線,f到爆的肌肉沒有丁點脂肪,更沒有谷出霸氣的大隻佬式肌肉,聲音抑揚流暢細滑有著絲般細滑的幼細感,輕微滲出藍血般的低調雅緻氣質!
在這套組合中,讓FMR接311兩聲道後級,聲音有良好的平衡度,通透、音樂感強、勁抽兼有濃鬱的質感。當我把FMR接入325前置,用Clarus Crimson接311功放,整體音響表現的提升,讓Hi End Hi Fi追求的高分析力、強烈空氣感、寬闊音場、多層次中低頻、人聲與樂器聲的質重感、喉底聲表現得淋漓盡致!
換上Focal Scala Utopia EVO與Accuphase組合,FMR的加入,令整個系統發揮如魚得水。若然對Focal與 Accuphase有一定認識,大部份發燒友也可能不會將這兩個同樣出名低頻濃重的發燒名器放在一起,若然再為 Accuphase後級加入一條中低頻濃重的電源線,大家或可以想像爆肌般的低頻力量,至於是否喜歡步大力雄的動感,相信是個人口味的選擇!當我為P7300接上FMR,那種骨肉勻稱、肌理飽滿而不誇張,力量與速度強勁爽猛,飽滿兼中氣十足的中低頻,是一種萬有引力、一種強力的磁場,教我全情投入音樂的世界中。
當我享受著John Williams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指揮著樂團的演出,我聽到的、感受到的,是似曾相識的電影音樂,然而味道與情緒又截然不同的樂章,我認為是可以把電影甩開的聆聽享受,比我從BD欣賞到的,情感豐富又無丁點濫情,亦沒有呈現任何起稜角或生硬感。《侏羅紀公園》的樂曲添了更多的溫柔,又沒有電影般的爆棚能量,強弱對比幼滑細膩,舞台深度強烈,結像清晰而沒有任何線條感,樂團演出渾然一體,我無須刻意去留意不同樂組的演出,但樂團一發一收、一強一弱的對比,速度高,聲音能量飽滿勁度十足,令我陶醉的是音樂,不是聽哪一組樂器的演出。
除了器材,掌握節奏感的,其實還包括電源線,聲音的厚、薄、快、慢,正影響著音樂的氣氛與味道。一口氣聽四張王家衛電影音樂專輯,由獨白到音樂,厚薄快慢就影響著演員的感情表達能力,也影響著音樂的氣氛。《花樣年華》的旖旎、《重慶森林》的孤獨、《東邪西毒》的飄零與肅殺之氣,音樂的情感緊扣聽眾的情緒,情感連結不是單純聽HiFi的情緒高漲,而是音樂與聽者產生共鳴,是 一種昇華至藝術層面的演奏(重播)。
《Hours》與Muse《Drones》,前者音樂勁抽,音樂立體感強烈,主音6號的演出沒有辣味,不過聲音的速度讓我覺得他的演出有火、有激情!Muse的Dead Inside爆棚高能量的音樂,有發砲般的動力,電結他激烈中不覺粗糙,聲音層次豐富激情,音場散得開,高、中、低頻連賞自然,同時沒有結成一團、濃得化不開的實,FMR讓兩款本來不容易放在一起的名器,為不同類型的音樂,合奏出一曲又一曲能俘虜聽者情感的樂曲,那份短暫相處的吸引力,即使我不做詳細筆記,音樂的吸引力,絕對有繞樑三日的實力!
© Created by Sound Of Strings Audio Supplies Ltd.